近日,公司地理科学专业2018级82名员工按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赴襄阳古城、丹江口水库、武当山、十堰汽车城、三峡大坝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人文地理暨区域地理野外考察实习”。本次实习指导老师为地理教研室江砥副教授、陈珂博士、高苇博士和戴国富老师。
实习活动分为室内准备、野外考察和交流总结三个阶段,实习方式包括资料搜集、教师讲解、实地考察、问题讨论和交流总结等环节。实习旨在从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研学的角度,指导员工深入观察、收集实习区域一手资料,运用分析、挖掘和对比等方法,发现区域特有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经济问题,并基于地理研究视角,解释相关人文现象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探索人地关系发展背后的深层地理因素。
师生讨论分析襄阳古城重镇形成的地理及经济因素
考察武当山
本次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专题:1)中西墓葬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2)襄阳作为一方重镇的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3)武当山道教文化的特点及对我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影响;4)从地质、地形和水文的角度,考察选择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原因;5)国家布局湖北十堰作为东风二汽汽车城以及总部迁址武汉的原因分析;6)基于地质地貌特点和防洪、航运、区域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国家选择三峡坝址的综合考量因素。
师生考察、讨论交流三峡大坝选址的综合考量因素
通过实习实地考察、教师讲解、专题讨论交流和实习报告,有效检验并提升了同学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和总结地理现象与规律的能力;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锻炼了员工发现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此外,还拓展了同学们的地理视野,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增强了文化自信,为将来从事地理教学及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图文:陈珂)
审核人:杨凯